2019年22期

不同粒徑銀納米顆粒在家蠶體內的轉運·分布及代謝研究

作  者 張偉,徐晨,屠鈺,李款,陳仲達,劉澤玉,李龍,武國華
第一作者 張偉
作者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江蘇鎮江
卷  號 47
發表年份 2019
發表刊期 22
發表頁面 103-106
關  鍵  字 納米銀顆粒;家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尺寸效應
摘  要 以家蠶為模式生物,研究了2種不同粒徑的銀納米顆粒[Ag NPs,直徑分別為(23.2±2.8)nm和(47.6±5.2) nm,分別記為Ag NPs-23.2 nm及Ag NPs-47.6 nm]在家蠶體內的轉運、分布和代謝。在家蠶5齡的第3天,將不同濃度的Ag NPs(60 μg/頭、120 μg/頭、180 μg/頭)通過腹足注射的方式導入家蠶體內,分別于注射后24、48、72 h解剖家蠶,獲得家蠶血液、絲腺和中腸,同時收集蠶砂,結繭后收集蠶絲,然后用微波消解結合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測定各組織及蠶砂、蠶絲中Ag的濃度。結果表明,不同組織中Ag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差異較大。120 μg/頭Ag NPs注射24 h后,血液中Ag的濃度分別為(23.87±3.00)μg/mL(Ag NPs-23.2 nm)、6.54±0.33 μg/mL(Ag NPs-47.6 nm),中腸對應的Ag濃度分別為(200.34±12.11)μg/g(Ag NPs-23.2 nm)、(20.12±1.60)μg /g(Ag NPs-47.6 nm)。血液中Ag的濃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而中腸中Ag的濃度則持續升高;蠶砂中Ag濃度也隨時間而降低。由此可見,注射進入血液中的Ag NPs會向中腸轉運,再通過代謝進入蠶砂而被排出體外。小粒徑的Ag NPs更容易被家蠶吸收并在體內富集,而大粒徑的Ag NPs更容易被代謝進入蠶砂。通過對不同粒徑Ag NPs在家蠶體內的轉運、分布和代謝的研究,可為Ag NPs的毒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附  件 不同粒徑銀納米顆粒在家蠶體內的轉運·分布及代謝研究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