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依據2019年1月(枯水期)、5月(平水期)和7月(豐水期)西藏拉魯濕地的采樣點數據,利用改進后的內梅羅污染指數評價方法,研究不同時期拉魯濕地水質綜合狀況時空變化特點,分析大致的污染物來源。結果表明,濕地不同水體環境指標濃度均表現為降低趨勢,其NH3-N、TP、COD和TN的平均值處于隨時間推移呈現降低的趨勢,而水體pH和DO的平均值表現為隨時間變化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濕地在平水期和豐水期的水質情況比枯水期表現更為良好。枯水期,東北部表現為Ⅱ類水質,其余地區皆為Ⅰ類水質,其水質綜合狀況區域分布特點為由東北部向西部逐漸變好;平水期和豐水期,整體水質表現為Ⅰ類水質。枯水期,TN與NH3-N存在極顯著正相關(P<0.01);平水期,TP與NH3-N存在顯著正相關(P<0.05),TN與NH3-N存在極顯著正相關(P<0.01);豐水期,TN與NH3-N存在極顯著正相關(P<0.01)。從枯水期到豐水期,西藏拉魯濕地水體中DO、NH3-N、TP、COD和TN質量濃度分別降低了61.05%、54.55%、50.00%、2.41%和50.00%,并且其水質綜合狀況由枯水期到豐水期逐漸變好。拉魯濕地東北部北入水口水體質量治理和附近的污染防治是下一步西藏拉魯濕地水體質量治理和管控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