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5期

紅邊黃小灰蝶形態特征·發育歷期及年生活史研究

作  者 張曉娜, 吳 煜, 彭雪, 陳慶富
第一作者 張曉娜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蕎麥產業技術研究中心/蕎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貴陽
卷  號 50
發表年份 2022
發表刊期 15
發表頁面 124-128
關  鍵  字 紅邊黃小灰蝶;發育歷期;生活史調查
摘  要 2019—2020年在貴州省蕎麥主產區的5個點對蕎麥上紅邊黃小灰蝶的危害特征、生活史進行了調查,并在實驗室不同溫度條件下對其形態特征及發育歷期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紅邊黃小灰蝶在矮金蕎上較為常見,其次是多年生苦蕎,甜蕎、苦蕎、米苦蕎偶有發生。在貴陽的生活史從每年5月上旬至7月出現第一代,第二代發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出現在7月上旬至9月中旬,第四代出現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五代越冬期出現在9月上旬,10月下旬蛹開始進入越冬期;在六盤水和畢節為每年6月上旬至8月上旬出現第一代,第二代發生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出現在8月上旬、9月下旬蛹開始進入越冬期。在海拔1 300 m左右,1年種植2季蕎麥地區,1年發生4~5代;在海拔2 300 m左右,1年種植1季蕎麥地區,1年發生2~3代。卵、幼蟲、蛹的發育時間隨溫度的升高而縮短,成蟲壽命隨著溫度升高而延長,30 ℃為最佳發育溫度,分別為2.50、14.02 、8.00 、29.50 d。
附  件 紅邊黃小灰蝶形態特征·發育歷期及年生活史研究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