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付鎮,張志敏,蘇娟,張變第,卞瑩瑩 |
第一作者 | 付鎮 |
作者單位 | 寧夏大學農學院,寧夏銀川 |
卷 號 | 51 |
發表年份 | 2023 |
發表刊期 | 4 |
發表頁面 | 44-49 |
關 鍵 字 | 植被覆蓋度;時空變化特征;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Hurst指數;Google earth engine(GEE) |
摘 要 | [目的]通過監測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前后植被覆蓋時空變化規律,為該地區生態恢復和可持續生態建設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1990—2020年遙感影像為基本數據源,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研究區植被覆蓋度,運用嶺回歸函數分析植被覆蓋度變化趨勢,采用Hurst指數預測植被覆蓋度變化趨勢。[結果]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年均植被覆蓋度由1990年的30.05%增加至2020年的49.19%,增速為0.62%/a(P<0.05)。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以后,恢復面積增加至53.11百分點。Hurst指數在0.75<H≤1.00的區域范圍面積占研究區域95%以上。[結論]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植被覆蓋度恢復面積遠大于退化面積,植被整體呈恢復狀態,且今后一段時間仍然保持恢復趨勢。整體來看,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植被覆蓋度不同等級土地面積發生轉移的區域主要由低植被覆蓋度向中低、中等植被覆蓋度轉移。生態工程的實施對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植被生長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
附 件 |
基于GEE云平臺的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植被覆蓋度時空變化特征![]()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