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馮雪,陳丕茂,李輝權,洪潔漳 |
第一作者 | 馮雪 |
作者單位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廣東廣州 |
卷 號 | 41 |
發表年份 | 2013 |
發表刊期 | 3 |
發表頁面 | 1103-1106,1116 |
關 鍵 字 | 人工魚礁;集魚效果;資源增殖;惠東大星山 |
摘 要 | 為了對惠東人工魚礁的投放進行評估以及觀察對漁業資源的生物聚集效果,分別于2008年5月和2011年6月對惠東大星山人工魚礁區進行了拖網和刺網的本底調查和跟蹤調查。采用生物資源密度指數(D)、Margalef種類豐度指數(R)、ShannonWinener多樣性指數(H′)、Pileou均勻度指數(J′)來研究水域生物種群的多樣性和資源密度。拖網調查結果表明,投礁后礁區游泳生物種類數、總資源密度、種類豐度指數、多樣性指數均有明顯的增加,分別為投礁前的1.321倍、2.070倍、1.012倍、1.084倍。刺網調查結果表明,投礁后礁區游泳生物種類數、總資源密度、種類豐度指數、多樣性指數,分別為投礁前的2.571倍、7.976倍、2.399倍、2.667倍。投礁后礁區魚蟹類成為主要的優勢類群。這表明魚礁投放后,對魚類等的誘集效果顯著,群落結構明顯優化,礁區水域環境,明顯改善。惠東大星山礁區的人工魚礁增殖體系已基本形成。 |
附 件 |
惠東大星山人工魚礁區漁業資源評價![]()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