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期

和諧社會視野下農民分化的基本狀況·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作  者 周春霞
第一作者 周春霞
作者單位 廣東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湛江
卷  號 44
發表年份 2016
發表刊期 3
發表頁面 271-274,315
關  鍵  字 橄欖型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比重;農民分化;收入來源,
摘  要 為構建“橄欖型分配格局”的穩定社會格局,以“中等收入者”為核心概念,根據廣東省農村511名農戶的入戶結構式訪談資料,運用中等收入者比重理論描述了廣東省農民分化的現狀并深入分析其特征和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廣東省農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僅為12.3%,占比最大的是年收入3萬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者人群,其比例高達78.3%,說明廣東省農村仍處于典型的“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社會結構,兩極分化較嚴重。打工收入、家庭非農收入和農業收入成為農戶主要的收入來源,且工資性收入、家庭非農收入差異對農民收入分化有顯著影響;不同收入人群對于自身社會經濟地位的認同度有較大的差異,中等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自我認同率低;農民分化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呈現不平衡性;農戶的非農化從業傾向和農民的人力資本條件明顯影響農民的收入分化。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構建更加穩定的社會形態,提出以下建議:繼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大非農產業比重,拓寬農民收入來源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繼續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力度,充分發揮工資性收入拉動農民收入增長的杠桿效應;完善并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和農民職業培訓體系,有效提高農民素質,有條件的地區應嘗試開展高中階段的義務教育。
附  件 和諧社會視野下農民分化的基本狀況·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