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張晶晶,辛學飛 |
第一作者 | 張晶晶 |
作者單位 | 江西省九江市氣象臺,江西九江 |
卷 號 | 44 |
發表年份 | 2016 |
發表刊期 | 18 |
發表頁面 | 164-167 |
關 鍵 字 | 倒春寒;冷空氣;環流形勢;物理量, |
摘 要 | 利用NCEP再分析資料、Micaps資料、高空探測資料和觀測資料,對2015年4月6~9日持續連陰雨天氣過程發生時的環流形勢、水汽及垂直結構進行了分析,研究這次連陰雨過程的形成原因。結果表明,從形勢上分析,這次過程的主要影響系統是冷鋒和南支槽;烏山阻高的形成有利于環流形勢的穩定維持以及冷空氣的堆積。地面冷空氣呈東路不斷滲透南下影響九江地區,導致該地區氣溫持續偏低,出現倒春寒。此次過程冷空氣以中路路徑為主,冷空氣從蒙古經我國華北補充南下,冷鋒在南嶺停留3 d后南移出海,貝加爾湖以西的高壓脊穩定維持,為低渦后部冷空氣南下提供通道,使得冷空氣可以持續下滑至江南,形成倒春寒。垂直結構分析顯示,這次過程中低層輻合中心和高層輻散中心基本垂直且與強降水區相對應,說明輻合輻散場的垂直配置有利于產生較強或較穩定的降水;且高空急流的動量下傳和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持續南侵也為湖南連陰雨的產生提供有利條件。 |
附 件 |
2015年九江地區“倒春寒”天氣過程分析![]()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