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6期

不同追氮方式對寒地玉米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影響

作  者 朱寶國, 張春峰,賈會彬,孟慶英, 王囡囡,張立波,高雪冬
第一作者 朱寶國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黑龍江佳木斯
卷  號 44
發表年份 2016
發表刊期 26
發表頁面 79-82
關  鍵  字 追氮方式;寒地玉米、氮素吸收與分配;氮肥利用率;產量,
摘  要 [目的]利用15N示蹤技術,研究不同追氮方式對寒地玉米不同器官氮素積累、吸收、分配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為指導寒地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玉米品種德美亞3號為試材,在盆栽條件下設置不施氮肥(PK)、基肥+追肥淺追1次(NPK+SD1)、基肥+追肥深追1次(NPK+DD1)、基肥+追肥深追2次(NPK+DD2)4個處理,分析不同追氮方式對寒地玉米氮素吸收、分配特征的影響。[結果]追氮提高了寒地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質積累量、氮素含量及氮素積累量。與淺追相比,氮肥深追15N標記氮素利用率分別提高26.00和14.08個百分點;土壤15N殘留率分別降低2.10和1.19個百分點;15N損失率分別減少23.90和12.90個百分點;土壤15N貢獻率分別提高3.57和0.64個百分點;提高了寒地玉米穗長、穗粗、軸粗,與PK相比顯著提高寒地玉米產量,提高幅度為36.24%~50.72%。氮肥深追與淺追相比產量分別提高10.63%和6.35%,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結論]寒地玉米種植中,氮肥深追好于氮肥淺追,2次深追好于1次深追。
附  件 不同追氮方式對寒地玉米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影響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