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賀海升,王瓊,王其兵,王文杰 |
第一作者 | 賀海升 |
作者單位 | 東北林業大學森林植物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哈爾濱 |
卷 號 | 44 |
發表年份 | 2016 |
發表刊期 | 31 |
發表頁面 | 131-134 |
關 鍵 字 | 火燒頻率;球囊霉素相關土壤蛋白;土壤養分, |
摘 要 | [目的]分析不同火燒頻率下草原土壤養分與球囊霉素相關土壤蛋白(GRSP)的動態變化及相互關系,揭示不同火燒處理下土壤養分及GRSP的變化規律,為合理利用火燒措施改良草原植被和土壤質量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錫林郭勒草原不同火燒頻率的羊草草原為研究對象,測定土壤有機碳、全氮、全磷及GRSP含量。[結果]表層土壤(0~5 cm)有機碳含量隨火燒頻率增加呈降低趨勢。低頻火燒(每4 a火燒1次)可使10~40 cm土壤有機碳含量顯著增加(P<0.05),高頻火燒(每2 a火燒1次)則使0~40 cm土層有機碳含量顯著降低(P<0.05)。而火燒處理對0~40 cm土壤全氮、全磷無顯著影響(P>0.05)。低頻火燒既可以提高表層(0~5 cm)土壤EE-GRSP產生量(P<0.05),又顯著增加0~40 cm土層T-GRSP的積累量(P<0.05),同時GRSP、有機碳、全氮相互之間呈極顯著相關性(P<0.01)。[結論]采用每4 a進行1次火燒的低頻火燒,有利于深層土壤碳庫的積累,同時提高GRSP的產生量和積累量,能夠充分發揮改善退化草原土壤的作用。 |
附 件 |
火燒頻率對草原土壤養分及球囊霉素相關土壤蛋白含量的影響![]()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