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2期

長期定位施肥對不同專用型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作  者 馬紅勃,劉東濤,馬寧,張會云,王靜,賈輝輝,陳榮振,張愛君,馮國華
第一作者 馬紅勃
作者單位 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徐州
卷  號 44
發表年份 2016
發表刊期 32
發表頁面 17-19,21
關  鍵  字 小麥;長期定位施肥;產量;產量構成因素,
摘  要 [目的]研究長期定位施肥對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為黃潮土地區合理施肥、優化栽培措施、提高小麥產量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在33年定位施肥試驗基礎上,研究不同施肥條件下不同專用型小麥品種徐麥32和寧麥13的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千粒重以及產量變化。[結果]有機肥、無機肥、品種以及兩兩互作對產量及其構成因素有顯著或極顯著影響。施肥對徐麥32和寧麥13的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千粒重以及產量的影響基本一致。施有機肥處理的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及產量顯著高于不施有機肥處理(除單施有機肥處理M外)。在施有機肥基礎上配施化肥能顯著增加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及產量,但對千粒重影響較小,且與N、 NP 或者NPK肥配合施用效果相當。在不施有機肥的處理中,NPK和NP處理的單位面積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及產量顯著高于N和CK處理,長期單施N肥并不能增產,需配施P或PK肥才有效。相關性分析表明,在主處理施有機肥條件下產量及其構成因素間相關性減弱說明有機肥的長期施用彌補了無機肥施用種類不足的影響。[結論]在黃潮土地區,小麥生產中應注重有機肥和無機肥的配合施用,避免肥料長期單一施用對產量造成的損失。
附  件 長期定位施肥對不同專用型小麥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