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6期

三江平原富錦濕地公園恢復初期土壤種子庫特征

作  者 付宏臣,劉波,李宇,袁宇翔,田雪,姜明
第一作者 付宏臣
作者單位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黑龍江富錦
卷  號 45
發表年份 2017
發表刊期 26
發表頁面 79-81
關  鍵  字 富錦濕地;三江平原;土壤種子庫;植被恢復,
摘  要 [目的]了解三江平原富錦濕地公園恢復初期種子庫物種組成和規模。[方法]采用溫室萌發法對比分析了三江平原恢復初期濕地和開墾濕地的土壤種子庫特征。[結果]共萌發物種14種,其中,恢復濕地13種,開墾濕地8種,主要是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香蒲(Typha sp.)、春蓼(Polygonum persicaria)、灰綠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等物種,缺乏薹草(Carex spp.)和小葉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等該地區典型沼生植物;恢復濕地單位面積萌發幼苗數量(389株/m2)是開墾濕地(166株/m2)的2.3倍。地上植被常見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澤瀉(Alisma plantagoaquatica)、水蔥(Scirpus validus)和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等水生植物。[結論]在以恢復薹草濕地等淺水沼澤或濕草甸為目的時,應采用播種、移栽等方式補充種源,同時加強植被監測和水位管理,以促進目標植被的恢復。
附  件 三江平原富錦濕地公園恢復初期土壤種子庫特征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