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高祥剛,鮑相渤,高美玲 |
第一作者 |
高祥剛 |
作者單位 |
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遼寧省海洋水產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遼寧大連 |
卷 號 |
45 |
發表年份 |
2017 |
發表刊期 |
36 |
發表頁面 |
80-82 |
關 鍵 字 |
中華絨螯蟹; GBS;SNP;遺傳多樣性;種群結構, |
摘 要 |
[目的] 研究中華絨螯蟹經過多年的人工養殖、跨流域引種和增殖放流等活動可能會對其遺傳特性造成的影響。[方法] 基于下一代GBS測序技術,利用SNP標記對遼河家系、遼河野生、長江群體、海南群體、黃河群體進行遺傳特征分析。[結果] 經過條件為測序深度4×、Miss0.5、次要等位基因頻率(MAF)>0.05 的過濾后,共獲得 652 746個高質量的 SNP 位點用于群體的遺傳分析,各群體平均觀測雜合度(Ho)為0.084 4~0.124 9,平均期望雜合度(He)為0.097 4~0.200 3,群體平均π值(Pi)為0.158 3~0.254 4,群體Fi的平均測量值(Fis)為0.054 2~0.238 43。兩兩群體間遺傳分化指數 Fst值結合系統發生樹,可以看出,長江群體與海南群體的遺傳距離較近,分化較小,表示海南的中華絨螯蟹苗種可能來自長江流域。[結論] 該研究揭示了不同水系中華絨螯蟹的遺傳差異,探討了其遺傳多樣性水平,為中華絨鰲蟹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供理論依據。 |
附 件 |
基于GBS技術的中華絨螯蟹的遺傳特征分析
|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