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胡智毅,范亞南 |
第一作者 |
胡智毅 |
作者單位 |
廣州藍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
卷 號 |
46 |
發表年份 |
2018 |
發表刊期 |
12 |
發表頁面 |
193-198 |
關 鍵 字 |
新增水田;適宜性評價;“旱改水”項目;耕地后備資源;水田, |
摘 要 |
[目的]構建科學性、實用性強的廣東省新增水田適宜性評價指標體系,解決占補平衡過程中水田補充不足的問題。[方法]將GIS空間分析技術、層次分析法及特爾菲法相結合,選取灌溉保證率、地形坡度、田面坡度、有機質含量、田塊規模5個因素作為新增水田適宜性評價因子,構建廣東省“旱改水”項目新增水田適宜性評價模型,對廣東省旱地、可調整地類、未利用地以及現有補充耕地進行新增水田適宜性分析。[結果]研究區新增水田適宜性分為4個等級,即最適宜、適宜、勉強適宜、不適宜,面積分別為366 142、419 483、497 581、179 800 hm2,分別占研究區總面積的25.03%、28.67%、34.01%、12.29%。評價分析結果與實際情況較為吻合,確認該適宜性評價方法精確、易操作和符合廣東省實際情況。[結論]該評價方法及結果為廣東省開展“旱改水”工程新增水田實際項目提供了參考。 |
附 件 |
基于GIS的廣東省“旱改水”項目新增水田適宜性評價方法研究
|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