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究龍頭企業主導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讓小農戶分享農業現代化紅利,對增加農民收入,破解中國未來“誰種地”和“如何種地”難題有重要意義。中國中化作為中國農業的“國家隊”,在2017年啟動了MAP戰略,對創新龍頭企業主導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具有示范作用。以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MAP農業生產性模式對農戶收入的影響效應,進一步基于擴展的計劃行為理論分析驅動農戶參與MAP生產性服務模式的行為因素。基準回歸結果顯示,參與MAP生產性服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農戶的農業收入,同時傾向得分匹配法中各匹配方法ATT估計結果表明,相對于采用MAP生產性服務的農戶而言,未采用者的農業收入將明顯下降2.98萬~3.56萬元;農戶參與MAP生產性服務模式的行為分析結果表明,入社認知會對參與MAP生產性服務模式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而直覺行為和行為態度會對參與MAP生產性服務模式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但MAP模式作用和主觀規范并不會對農戶參與MAP生產性服務模式產生相關性影響。建議進一步加大MAP生產性服務模式的推廣范圍和力度,提高農戶參與度,從銷售端著手建立保障參與農戶收入穩定提高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