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期

燕麥蛋白質近紅外定量模型的創建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

作  者 張麗君,劉龍龍,馬名川,崔林,周建萍
第一作者 張麗君
作者單位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山西太原
卷  號 45
發表年份 2017
發表刊期 9
發表頁面 10-13,20
關  鍵  字 燕麥;近紅外光譜;粗蛋白,
摘  要 [目的]研究利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法定量分析燕麥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可行性,探討不同地區種植的同一燕麥品種蛋白質含量的變化,以期為燕麥的營養品質育種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收集蛋白質含量變幅較大的124份代表性燕麥樣品,利用近紅外谷物品質分析儀進行光譜掃描,采用常規化學分析方法(GB/T 5009.5—2010)測定樣品蛋白質含量,借助近紅外定標軟件WinISI,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燕麥粗蛋白含量的定標模型。利用定標模型對14個地區219份(17個品種)燕麥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進行測定,分析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燕麥樣本間的差異。[結果]124份燕麥籽粒樣品的粗蛋白含量為15.49%~23.77%,分布范圍較廣,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成功建立了燕麥蛋白質含量的定標模型,決定系數較高,標準誤差較小,回歸方程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因此,利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檢測燕麥籽粒中粗蛋白含量是可行且可靠的,可替代化學測定方法。[結論]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為檢測燕麥籽粒粗蛋白質含量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附  件 燕麥蛋白質近紅外定量模型的創建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